在不久前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表示,2025年将继续推动中央企业靠前发力、主动作为,坚持“扩大”和“有效”并重,算财务账更算战略账,更加强调投资的效益和价值,更加强调与合作伙伴共成长,带头改善市场预期。开年以来,电力央企迅猛发力,“电”力全开,展现出“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拼搏劲头: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一批企业接到重要订单;一批批企业实现“开门红”,为能源行业开好局起好步,注入强劲增长力。
一、新征程奋战“开门红”
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南方电网广州500千伏狮南甲乙线狮子洋大跨越改造工程现场已经是一片忙碌。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参建人员开足马力,按照今年迎峰度夏前完成投产送电目标倒排工期。
为实现稳增长、稳预期,各大电力央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春节过后,各地的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第一时间复工稳产。新年伊始,中国电建集团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滇中引水工程、陕西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广佛大桥系统工程等各地的工程项目加速推进,中国能建集团库沙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紧锣密鼓推进……多个电力央企的重点工程迎来关键节点。同时,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国巨石作为全球玻璃纤维产业龙头企业,在江苏淮安布局了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电子级玻纤及配套项目,已在节后正式开工。该项目除建设年产10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线外,还将配套建设5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2月24日,中广核集团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FCD),标志着该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项目1号、2号机组于2024年8月19日获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采用CAP1000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单台机组额定容量为125万千瓦,设计运行寿命60年。
与中广核一样,不少电力央企实现首月开门红,跑好新年“第一棒”。截至2月底,国家电投集团巩固壮大清洁发展领先优势,近160个项目陆续开复工,装机规模超4000万千瓦。国家能源集团所属上市公司长源电力公告显示,1月完成发电量28.81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8.15%,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0.35%,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47.81%。2月12日,作为“疆电入渝”配套电源的华电集团新疆哈密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迎来2025年首个里程碑节点——1号机组厂用电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疆电入渝”配套电源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项目按期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新技术开拓新亮点
国家电投集团瞄准前瞻性技术,加快培育新增长极。此前「能见」曾报道,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年初曾调研了有“集团智库”之称的国家电投经研院,并特别提出,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的多领域、深层次介入,以高水平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国家电投集团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电投集团充分发挥风光新能源及新能源制氢制合成氨等领域优势,组建了由90后博士为主体的人工智能技术攻坚专班,聚焦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的前期规划、设计、建设、生产运维等核心环节,借助大模型的AIGC技术成功开发了新能源发电前期AI辅助设计智能体,大幅提高电站设计效率。在近日闭幕的日本国际太阳能光伏展(PV EXPO 2025)上,国家电投旗下黄河水电公司携自主研发的TBC高效光伏产品及多场景智慧光伏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再度以突破性技术实力成为展会现场的瞩目焦点。与此同时,还接连斩获欧洲市场70兆瓦光伏组件订单,充分彰显了该公司在全球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定制化服务方面的领先实力。
华电集团旗下华电科工扎实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发展,跟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及氨醇一体化工程示范。推进“新能源+”、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业务,深入开拓煤电低碳化改造市场,加快抢占碳捕集、利用及封存业务市场。构建海上风电运维业务“一中心多基地”发展格局,努力打造特色运维品牌。围绕“海洋能源+”理念,实现海上光伏、海洋牧场、海上风电制氢等海上绿色能源商业化应用。
2024年11月25日,华能集团浙江虚拟电厂1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标志着全国首台(套)接入调度系统参与实时响应调节的虚拟电厂正式投产。它可通过智慧管控平台,广泛聚集浙江省内各地的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充换电站、楼宇空调等,秒级快速响应,实时参与电网调峰调频。
同时,不少中央企业积极布局海外,拓展国际市场。据统计,开年以来中国电建在新能源、水利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连续中标多个项目。
中国能建旗下中电工程国际公司与日本富士集成系统公司签署日本高知储能项目EPC框架协议,实现在日本储能市场突破性进展。项目规模为40兆瓦/120兆瓦时,拟采用最新技术电化学储能系统。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该区域风电、光伏消纳能力,优化当地能源结构。中国能建旗下山西院中标泰国EGAT甘加那汶里府诗里纳卡林大坝180兆瓦浮体光伏EPC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80兆瓦,覆盖水域约300公顷,除光伏场区外,包括新建一座33千伏开关站,项目开工后,将为当地提供超过500个就业岗位。
当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如何保障新能源领域的资源供给,成为中央企业新的时代命题。日前,由中国五矿控股、青海省国资委和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青海省西宁市揭牌。中国五矿党组书记、董事长陈得信表示,中国五矿将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特别是科技力量优势,规划好、建设好、运营好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新能源产业的稳定器、高端轻金属材料的生力军。光明通万户,电力奋新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在日前国新办举办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将保持央企利润总额的稳定增长,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现率同比提升,以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