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Company Profile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福建北辰时代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于电力能源行业,专业提供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产品与技术服务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北辰时代创立于2022年,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深耕电力行业十余年,不仅在电力能源领域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等前沿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公司顺应智能与智慧时代的潮流,以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安全需求为导向,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创新,不断探索技术边界,积聚业务、技术及工艺,致力于用数字技术和先进的智慧解决方案,推动能源产业的智能化转型,让能源更安全更智慧。

公司目前已推出智慧电厂系列软件平台、工控网络安全、智能运维机器人、智慧档案等产品与解决方案,客户群体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六大发电集团、地方龙头电力企业,以及石化、冶金、教育、金融、医疗等行业的头部企业。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优先安排、优先并网,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手推进煤电转型升级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25—2027年)》,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方案》明确了新一代煤电升级的基本前提、核心目标、重要方向和重要支撑。 《方案》指出,煤电长期以来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方面发挥了“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我国煤电装机以不到40%的装机占比、提供了约60%的发电量、70%的顶峰能力和接近80%的调节能力,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90%以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因此,安全可靠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基本前提。煤电机组在保供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兜底保障作用,《方案》在安全可靠指标方面重点考虑保供期申报出力达标率、保供期非计划停运次数等2项评价指标。 高效调节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核心目标。新一代煤电的高效调节目标,除深度调峰最小出力和供电煤耗外,首次增加并明确了低负荷煤耗攀升幅度、负荷变化速率、一次调频、启停调峰4项指标要求。低负荷煤耗攀升幅度用于衡量机组宽负荷运行能效水平,是新型电力系统下煤电机组频繁参与深度调峰场景下对机组能效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负荷变化速率响应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需求,按机组在不同负荷运行水平下的客观差异进行区分;一次调频能力是煤电机组重要涉网性能,结合煤电机组在深度调峰期间一次调频能力下降的客观实际,鼓励广大煤电机组通过自身调节或辅助调节方式提升机组一次调频能力。 清洁降碳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重要方向。《方案》对现役机组、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提出了差异化的碳减排实施标准。《方案》不强制要求所有机组实施低碳化改造建设,试点示范明确了度电碳排放强度的量化指标要求,积极推进现役机组实施低碳化改造,且新建机组应重点研究预留低碳化改造条件、鼓励具备条件的同步实施低碳化建设。 智能运行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重要支撑。《方案》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应重点聚焦智能控制、智能运维、智能决策等3个评价指标。其中,智能控制要求煤电机组强化负荷调节的自动化性能,提升自动控制的精准度并减少人工干预;智能运维要求提升机组运行智能化水平,强化安全监测、风险预警和寿命管理;智能决策是适应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重要能力,通过提升机组在市场化运行中的科学决策能力来降本增效。 《方案》提出,将加大改造建设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燃煤发电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畅通“投融管退”渠道,促进投资良性循环。 同时,对于新建的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在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煤电规划建设规模内优先安排。支持现役煤电改造升级机组、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鼓励联营的新能源项目优先并网。
2025-04-16
中国能建发布“十大”清洁能源科技成果
日前,中国能建召开重量级会议——科技创新大会。该集团官网以“划时代”来形容此次大会的重要性。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出席大会并作题为《保持战略定力突出创新引领矢志科技图强强化使命担当为全面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型“四新”能建而努力奋斗》的讲话,提出要系统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会上,中国能建发布了“十大”清洁能源科技成果,充分展示了该集团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的突出成绩。 2024年,中国能建首创伞梯式高空风能发电技术,攻克高效风能捕获、空地能量传输关键技术,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开创千米高空风能利用新途径。建成安徽绩溪2×2.4MW示范项目,2024年1月7日成功并网发电。 在海上风电领域,中国能建2024年编制了首部海上风电设计国家标准,制定我国首个省域海上风电规划,规划容量超7000万千瓦;攻克海上风电支撑结构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风结构设计集成平台,建成阳江青洲等一批行业标杆项目。 同时,该集团还攻克了大容量、高参数光热发电技术,单机功率从50MW提升至100MW、200MW级,发电效率提升10%,开发低熔点熔盐,研制大开口槽式集热器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建成迪拜全球最大光热电站和全球最大线性菲涅尔光热项目——玉门10万千瓦光热项目等一批国内示范项目。 为服务国家新能源战略,中国能建突破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电源优化、汇集送出和生态治理技术,提出我国新能源基地总体布局,建成一体化基地智慧管控平台,在广西崇左“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库布齐、塔克拉玛干等沙戈荒大基地建设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在新型储能领域,中国能建首创“中温绝热压缩”和“高温绝热压缩”技术路线,形成中国能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攻克天然盐穴和人工硐室两种地下储气库关键技术,推进湖北应城、甘肃酒泉全球首台套示范电站建设。2025年1月9日,湖北应城“能储一号”世界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率先全容量发电。 在绿色氢氨醇关键技术领域,中国能建首创新能源轻度并网、柔性合成氨技术,建成国内最大的8MW碱性电解槽测试平台,投资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吉林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年产绿色合成氨20万吨,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中国能建还首次提出综合交通与能源融合关键技术体系,解决了高速公路全域光伏安全环境保障、微电网构建等问题,建成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山东枣菏项目,入选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案例和交通强国试点工程。 中国能建还践行国家“西电西用”战略,攻克绿色电力与算力智慧融合技术,打造甘肃庆阳零碳大数据产业园,实现90%绿电直供,用电成本下降70%,年碳排放减少25万吨,入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 在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领域,中国能建建成全国电力规划实施监测预警、全国新能源电力消纳监测预警等国家大数据平台、国家能源科技资源中心、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以及广东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湖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等省域平台,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了“智慧大脑”。 同时,中国能建首创的耦合负压混合式开断技术,研制了535kV直流断路器,实现25kA直流短路电流3ms内安全开断,从而攻克了高压直流开断世界性难题,并助力张北柔直为北京冬奥会提供100%绿电,为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提供了重要装备。 宋海良强调,中国能建未来要围绕全力建设高能级研发平台、全面提升原创技术策源能力、全效发挥产业创新联盟作用,加快形成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地;围绕系统谋划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全面掌握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诞生地。
2025-03-24
后光伏时代:真相比噱头更重要
就在去年年底,光伏行业还在为价格底线及行业“自律”标准吵个喋喋不休,裁员、停工、减产一时之间成为整个行业的主旋律,不乏有业内大佬语出惊人:“倡议光伏企业和光伏人春节放假一个月,让光伏人好好休息!把库存清零!” 谁承想,2025年春节后的一纸政策,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抢装热潮,也让深陷泥潭的光伏全产业链从“水深”一步跨入“火热”,暂时淡忘光伏行业全面“渡劫”所带来的剧烈阵痛。隆基、晶科、天合等头部企业组件报价半个月内实现四轮连涨,突破0.7元后持续向0.75元/W拉升,各家生产线相继传出满负荷运转,甚至已经有光伏厂商不惜毁单抬价,行业仿佛一夜之间重返黄金时代。 轰轰烈烈的抢装热潮,为前途不甚明朗的光伏产业在寒冬之前提供了难得的一丝暖意。然而历经“以价换量”的战略短视与被逼无奈的主动减产,供需严重错位的抢装冲刺已经充分证明,多数光伏企业仍未做好应对复杂市场变化的充足准备。在“内卷”惯性下随波逐流的广大厂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面对“光伏下半场”的清醒觉悟。 短暂的暖意终将消散。伴随光伏下游市场化竞价全面开启,光伏行业“最黑暗的日子”才将真正到来。后光伏时代,沉迷产能吨位、低价竞争的旧有逻辑,正逐渐被技术克重、真实价值为主导的市场法则击溃。 比起噱头,实打实的经济效益与产品价值才是王道。 一、光伏“达尔文时刻” 在大自然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既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能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放到大洗牌背景下的光伏行业同样适用。 中国光伏行业此前已经历三次全面危机,但与2008年金融风暴、2012年欧美“双反”、2018年“531新政”补贴退坡的外部冲击有所不同,当下规模空前的第四次行业危机,本质上是行业内部长期主义信仰崩塌的结果。 过去数年,光伏企业普遍沉溺于“堆产能-竞低价-抢市场”的闭环之中循环往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告》,到2024年底,全球太阳能光伏制造产能预计超过1100GW,是预计需求的两倍多,而这些产能供应主要集中在中国。 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周期性下行背景下,政策的“惊蛰之变”无疑对遏制光伏产业朝向无序竞争的进一步下滑起到关键作用,并有望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真正走向健康发展的历史性开端。但站在光伏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光伏下半场的游戏规则正在向更高层次升维。 年初,陕西省提出2025年在全省实行2GW的“光伏领跑计划”,申报计划的项目组件转换效率要求为24.2%以上。东吴证券随后表示,这一政策要求“BC中隆基二代产品与爱旭ABC组件满足,HJT中通威部分组件满足,TOPCon 满足不了”。也即占据目前市场最大份额的TOPCon组件,从一开始便已经被挤下牌桌。 而自2015年到2018年,由国家能源局推行的能效领跑者计划,就曾一度成功促使光伏电站普遍转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单晶路线。尽管本轮领跑计划还未推及全国范围,但以技术迭代为核心的认知突围已成大势所趋。 伴随由P型技术构筑的“效率天花板”在N型乃至钙钛矿等新一代技术路线的冲击之下轰然倒塌,以规模、成本见长的TOPCon还未完全坐稳江山,就不断遭受来自HJT、BC两大技术阵营的步步紧逼。 尤其是近来声量愈发高涨的BC技术路线,一方面以其无可争议的转换效率优势站稳晶硅赛道天花板,另一方面又在政策扶持、中标表现、市场认可、龙头青睐等诸多层面实现颇为强势的向上跃迁。 去年8月,华能集团 单独招标1GW的BC组件放出了颇具标志性意义的市场信号。面向高效组件的主动倾斜,不仅从规模庞大的TOPCon竞争对手碗中抢出一块肥肉,也让率先吃到过扶持红利的HJT企业不由捏了一把冷汗。 其后传来的,是春节假期期间,爱旭义乌ABC基地每天仍保持超2000人、满负荷生产新闻。据相关报道显示,早在本轮抢装潮来临之前,爱旭自12月中下旬就已经要求为大量订单做好加班加点的工作准备。此前多被唱衰的BC路线,以订单饱满的实际表现彻底证明了自身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就在近日公布的大唐集团 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框采当中,爱旭才以第一中标人身份成功拿下1GW容量的N型BC光伏组件标段。 与此同时,行业巨头的主动转向也在拓宽BC技术阵营的想象空间。 上个月,TCL中环 打着“再次定义BC”的旗帜于日本太阳能光伏展上高调发布BC新品,宣布其产品将在今年年内实现量产。此前亦有消息显示,晶科能源 已经搭建BC研发产线,或于今年上马BC产能。专注TOPCon的几大巨头,已经在向BC技术路线主动靠拢。 春江水暖,嗅觉最敏锐的行业龙头们比谁都清楚,比起产能“吨位”之争,未来真正代表行业长期主义的其实是技术“克重”。 二、从“吨位”到“克重” 作为今年国内的首场光伏大展,3月5日-7日的济南光伏展上同时出现了产业寒冬氛围下的展会规模骤降与抢装热潮影响下难得一见的普遍乐观,我们也得以直观看到现阶段光伏行业所面临的矛盾局面。 比较有意思的是,24%+高效组件自去年以来便被摆到了各家展台的醒目位置,甚至有不少企业宣称已经做到最高24.8%的转换效率。然而,现场走访到的所有宣称产品效率可达24%+的光伏企业,无一不承认其可交付产品最高只做到23%+。 虽然就实际表述来看,各家“最大效率”“转换效率”“破纪录效率”之类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改变不了一个客观事实——效率超过24%光伏组件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绝大多数企业都还没有实现24%+高效组件的实际量产。 在展会上明确贴出“平均交付效率”24.6%的爱旭股份,在其中反倒像个异类。毕竟参考TaiyangNews最新发布的全球光伏组件量产效率排名,量产交付效率高达24%以上的企业依旧只有爱旭、Maxeon两家,前者更是连续24个月登顶该榜单,是真正意义上的遥遥领先。 呈现断层式优势的效率差距,落实到实践层面是实打实的经济效益。 在爱旭与Tibra Pacific签约的波黑最大地面电站项目中,业主方就曾在一期项目中发现同等面积的ABC较之TOPCon组件能够使发电量提升12%;而在公司与华能合作的海上漂浮式实证电站,ABC组件则以抗隐裂在内的诸多优异性能,较TOPCon组件单瓦发电量多7%左右。 追求极致效率之余,以BC路线为代表的头部企业现阶段也在向抗隐裂、防遮挡等更多非同质化发展方向寻求弯道超车。在今年的济南展会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不少企业展出踩踏组件、遮光对比等各式“花活”。 “走差异化路线,是市场的选择。” 爱旭股份产品行销总监周建朋表示,中国光伏历经十多年发展,从集中式独大,到集中式、工商业和户用三分天下,安装区域也从早期西北地区,向到中东部地区、西南山地乃至向深海拓展,光伏产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只靠一款产品打遍天下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核心技术与差异化打法共同构成的先天优势,让爱旭在面对诸如抢装潮此类新兴市场变化能够游刃有余。 “同样的一个屋顶,爱旭可以多装6%。面对愈发稀少的优质屋顶资源,更易开发、更快建设、更高收益使得爱旭产品成为抢装客户的更优选择。” 周建朋认为,即便未来市场环境出现短期艰难的局面,光伏电站收益“发电量×电价”的两个决定性要素不会改变。ABC组件单瓦更佳的发电能力,能够更好地弥补市场化交易后电价下降所带来的收益风险。 产业追求向实际价值偏移,市场及客户主动用脚投票。在光伏下半场的竞争当中,执着于产能吨位的行业巨轮,未必不会淹没于技术迭代的更新浪潮;而掌握技术克重的探路者,才更有资格定义下一个光伏时代的前进方向。
2025-03-17
业务领域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专业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智慧电厂系列产品
应用于火电、水电、风电、光伏以及储能电站,涵盖场站、集控中心集团三级应用场景
工业安全系列产品
聚焦工业互联网安全及大数据应用领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予客户在网络和业务两个层面的安全防护能力
自主移动智能机器人
采用高精度导航和软件系统核心技术,根据应用场景开发系列自主移动智能机器人,应用于发电厂、变电站、配电间以及数据机房的智能巡检与智能运维。
BnTimes 工业互联网平台
为用户提供共创、协同、高效、优质的数字化服务
智慧档案解决方案
通过智能硬件与软件联动,实现档案的高效管理与安全存储。支持自动存取、温湿度监控、安防检测等功能,帮助企业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确保信息安全,适用于各类档案密集型机构。

联系我们

不要犹豫与我们联系或打个招呼
189 5032 1505

beichen@nstartimes.net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宁化街道祥坂街6号富力中心B1座31层31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