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能建召开重量级会议——科技创新大会。该集团官网以“划时代”来形容此次大会的重要性。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出席大会并作题为《保持战略定力突出创新引领矢志科技图强强化使命担当为全面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型“四新”能建而努力奋斗》的讲话,提出要系统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会上,中国能建发布了“十大”清洁能源科技成果,充分展示了该集团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的突出成绩。
2024年,中国能建首创伞梯式高空风能发电技术,攻克高效风能捕获、空地能量传输关键技术,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开创千米高空风能利用新途径。建成安徽绩溪2×2.4MW示范项目,2024年1月7日成功并网发电。
在海上风电领域,中国能建2024年编制了首部海上风电设计国家标准,制定我国首个省域海上风电规划,规划容量超7000万千瓦;攻克海上风电支撑结构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风结构设计集成平台,建成阳江青洲等一批行业标杆项目。
同时,该集团还攻克了大容量、高参数光热发电技术,单机功率从50MW提升至100MW、200MW级,发电效率提升10%,开发低熔点熔盐,研制大开口槽式集热器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建成迪拜全球最大光热电站和全球最大线性菲涅尔光热项目——玉门10万千瓦光热项目等一批国内示范项目。
为服务国家新能源战略,中国能建突破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电源优化、汇集送出和生态治理技术,提出我国新能源基地总体布局,建成一体化基地智慧管控平台,在广西崇左“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库布齐、塔克拉玛干等沙戈荒大基地建设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在新型储能领域,中国能建首创“中温绝热压缩”和“高温绝热压缩”技术路线,形成中国能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攻克天然盐穴和人工硐室两种地下储气库关键技术,推进湖北应城、甘肃酒泉全球首台套示范电站建设。2025年1月9日,湖北应城“能储一号”世界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率先全容量发电。
在绿色氢氨醇关键技术领域,中国能建首创新能源轻度并网、柔性合成氨技术,建成国内最大的8MW碱性电解槽测试平台,投资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吉林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年产绿色合成氨20万吨,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中国能建还首次提出综合交通与能源融合关键技术体系,解决了高速公路全域光伏安全环境保障、微电网构建等问题,建成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山东枣菏项目,入选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案例和交通强国试点工程。
中国能建还践行国家“西电西用”战略,攻克绿色电力与算力智慧融合技术,打造甘肃庆阳零碳大数据产业园,实现90%绿电直供,用电成本下降70%,年碳排放减少25万吨,入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
在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领域,中国能建建成全国电力规划实施监测预警、全国新能源电力消纳监测预警等国家大数据平台、国家能源科技资源中心、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以及广东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湖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等省域平台,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了“智慧大脑”。
同时,中国能建首创的耦合负压混合式开断技术,研制了535kV直流断路器,实现25kA直流短路电流3ms内安全开断,从而攻克了高压直流开断世界性难题,并助力张北柔直为北京冬奥会提供100%绿电,为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提供了重要装备。
宋海良强调,中国能建未来要围绕全力建设高能级研发平台、全面提升原创技术策源能力、全效发挥产业创新联盟作用,加快形成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地;围绕系统谋划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全面掌握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