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安排、优先并网,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手推进煤电转型升级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25—2027年)》,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方案》明确了新一代煤电升级的基本前提、核心目标、重要方向和重要支撑。 《方案》指出,煤电长期以来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方面发挥了“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我国煤电装机以不到40%的装机占比、提供了约60%的发电量、70%的顶峰能力和接近80%的调节能力,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90%以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因此,安全可靠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基本前提。煤电机组在保供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兜底保障作用,《方案》在安全可靠指标方面重点考虑保供期申报出力达标率、保供期非计划停运次数等2项评价指标。 高效调节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核心目标。新一代煤电的高效调节目标,除深度调峰最小出力和供电煤耗外,首次增加并明确了低负荷煤耗攀升幅度、负荷变化速率、一次调频、启停调峰4项指标要求。低负荷煤耗攀升幅度用于衡量机组宽负荷运行能效水平,是新型电力系统下煤电机组频繁参与深度调峰场景下对机组能效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负荷变化速率响应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需求,按机组在不同负荷运行水平下的客观差异进行区分;一次调频能力是煤电机组重要涉网性能,结合煤电机组在深度调峰期间一次调频能力下降的客观实际,鼓励广大煤电机组通过自身调节或辅助调节方式提升机组一次调频能力。 清洁降碳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重要方向。《方案》对现役机组、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提出了差异化的碳减排实施标准。《方案》不强制要求所有机组实施低碳化改造建设,试点示范明确了度电碳排放强度的量化指标要求,积极推进现役机组实施低碳化改造,且新建机组应重点研究预留低碳化改造条件、鼓励具备条件的同步实施低碳化建设。 智能运行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重要支撑。《方案》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应重点聚焦智能控制、智能运维、智能决策等3个评价指标。其中,智能控制要求煤电机组强化负荷调节的自动化性能,提升自动控制的精准度并减少人工干预;智能运维要求提升机组运行智能化水平,强化安全监测、风险预警和寿命管理;智能决策是适应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重要能力,通过提升机组在市场化运行中的科学决策能力来降本增效。 《方案》提出,将加大改造建设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燃煤发电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畅通“投融管退”渠道,促进投资良性循环。 同时,对于新建的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在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煤电规划建设规模内优先安排。支持现役煤电改造升级机组、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鼓励联营的新能源项目优先并网。
2025-04-16